后疫情期間,消費者最擔心生產加工環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最擔心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今天下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舉辦后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消費研討會,會上發布的《后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最希望了解食品消費常識和辨別知識,最希望食品企業嚴格出廠檢測、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同時希望提高食品準入資格,加大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
據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輿情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食品安全消費輿情信息主要集中在食品抽檢結果、禁食野生動物、冷鏈食品風險、食品安全消費提示、自制食品問題、野生食品中毒、代糖代餐食品謊言以及其它食品安全問題等八個方面。
在關于食品安全消費的問卷調查中顯示,超市或便利店仍然是受訪者購買食品的首選渠道。后疫情期間,65.38%的受訪者選擇在超市或便利店購買食品,46.15%的受訪者選擇在網上購買食品,35.74%的受訪者選擇在集貿市場購買食品。
此次調查共計收回3198份有效調查問卷,其中,49.94%的受訪者最擔心生產加工環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擔心流通銷售環節和種植養殖環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分別為34.33%和26.55%,高達45.78%的受訪者表示擔心所有環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只有1.78%的受訪者表示不擔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消費者最擔心哪些食品安全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是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其次是違規使用添加劑,二者占比分別為69.23%和65.01%。另有61.13%的受訪者最擔心儲存運輸污染,48.84%受訪者最擔心散裝食品衛生問題,還有41.15%的受訪者表示最擔心食品變質過期。
疫情后食品消費的最大變化是減少了外出用餐。調查結果顯示,有73.05%的受訪者表示減少了外出用餐頻次,49.97%的受訪者增加了網上購買頻次。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受訪者購買食品時不仔細查看證照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只有7.66%的受訪者經常查看衛生許可證等證照情況,69.26%的受訪者表示偶爾查看,有23.08%的受訪者表示從來不查看。
受訪者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識是消費常識和辨別知識,占比分別為72.7%和68.82%。
購買到問題食品怎么辦?調查結果顯示,57.69%的受訪者選擇要求商家退換貨;53.81%的受訪者自認倒霉,扔掉不吃;只有19.26%的受訪者選擇向消協或有關部門投訴;10.38%的受訪者選擇要求商家十倍賠償。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仍然有待提升。
希望監管部門如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調查結果顯示,69.61%的受訪者希望監管部門加強日常監管,58.82%的受訪者希望落實食品黑名單制度,58.07%的受訪者希望加大處罰力度,54.22%的受訪者希望提高食品準入資格,50.38%的受訪者希望加大食品抽查比例,42.68%的受訪者希望集中公示問題企業和產品。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市消協為此建議:
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主體責任。明確主要負責人責任,嚴格要求主要負責人依據有關政策,規范企業員工行為。
嚴厲查處各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食品違法犯罪行為。重點查處新型網絡直播營銷中的無經營資質銷售食品、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銷售標注虛假生產日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違法行為。
此外,還要公開曝光食品違法經營行為,并將有關企業列入信用黑名單,同時對誠信守法經營的企業予以表彰或獎勵。
中消協副秘書長栗元廣表示,食品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要求,確保生產經營過程合法合規,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同時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記錄真實完整,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同時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查處各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等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符合吊銷許可證條件的,一律吊銷;符合處罰條件的,一律從嚴處罰并處罰到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不僅公開曝光食品違法經營行為,而且將有關企業列入信用黑名單。
在下午的研討會上,安利、李錦記、伊利、三元等17家食品有關企業聯合發起倡議。承諾保證不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食品,不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不發生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等違法行為。嚴格執行出廠檢驗制度和進貨檢驗制度,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銷售,售出的產品要具有可追溯性,發生問題及時召回。
安利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徐欣然發言
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孫勝枚發言
同時,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高度重視消費者的意見,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建議,依法賠償有關損失和承擔相應責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楊濱
請進入微信公眾號
IFPE食機展
閱讀更精彩!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行業資訊”板塊所刊登文章,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絡轉載;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聯系電話:18011840036;郵箱:499708785@qq.com
第31屆廣州國際食品加工包裝機械
及配套設備展覽會
The 31st China(Guangzhou)lnternational Food Processing Packag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2
2022.9.16-18
廣州·廣交會展館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FOOD INDUSTRY
干燥設備、灌裝殺菌設備、儲運設備、濃縮設備、發酵設備、分選分離設備、熱交換設備、保鮮冷藏設備、果蔬生 產設備、飲料加工設備、餅干加工設備、乳品設備、糖果及巧克力設備、肉類加工設備、豆制品設備、均質機、休 閑食品設備及其它加工設備等
制袋機、包裝機械、灌裝機械、吹瓶機、立式包裝機、枕式包裝機、封口機械、裹包機械、噴碼機械、貼標機械、 包裝制品、封蓋設備、食品包裝材料等
飲料混合、灌裝封口、水處理設備、果汁飲料機械、礦泉水生產線、酒水飲料飲料灌裝機等
金屬包裝、塑料包裝、軟包裝、紙品包裝、木制品包裝、包裝制罐等
自動化系統、機器人、碼垛機、電磁閥、軸承、工業皮帶、鏈條、泵、閥門、傳感器、衛生級不銹鋼管、橡膠密封 制品、臭氧發生器、稱重設備、工業清洗、檢測設備、工業凈化設備、過濾分離等
條形碼印刷機械、凹版、凸版、輪轉、柔版、網印、轉印、燙金、噴墨打碼、標簽、復合、涂布機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