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環保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禁塑、限塑,從歐美到亞洲,國內也是從吉林、海南開始,然后山東、山西、河南、天津、浙江。。。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進來,大家言語中少不了的時髦詞語就是:禁塑、限塑。一時間,塑料、微塑料、降解、可降解、可堆肥等等,這些詞語已經成為了環保人士經常談及的話題,各種論壇講座、各類專家學者、各種替代材料紛紛登場,總之目標都是一致的,塑料似乎成了眾矢之的?!
如此紛繁嘈雜的狀況,建議各路英雄和看官們先靜靜心,理理思路,看看我們是不是有點捉急了,不要人云亦云,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最重要。
塑料,不是自然就有的。
19世紀以前,人們就已經學會利用瀝青、松香、琥珀、蟲膠等天然樹脂,制作各類材料。
1868年,科學家將天然纖維素硝化,用樟腦作增塑劑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塑料品種,稱為賽璐珞,從此開始了人類使用塑料的歷史。
1909年,出現了第一種用人工合成的塑料,即酚醛塑料。1920年人工合成塑料 - 氨基塑料(苯胺甲醛塑料)誕生了。這兩種塑料當時為推動電氣工業和儀器制造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到了20世紀20、30年代,又相繼出現了醇酸樹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塑料。
從上世紀40年代至今,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石油資源的廣泛開發利用,塑料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品種上又出現了聚乙烯、聚丙烯、不飽和聚酯、氟塑料、環氧樹脂、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亞胺等等。
從十幾年前開始,市場上替代塑料的降解材料慢慢多起來了,最早最成熟的就是PLA,也就是聚乳酸,因為工藝技術原因基本上被兩家跨國企業壟斷了,所以單價也是可想而知。
后來又有了PBS, PBAT, PHA, PCL等等,性能各有利弊,但是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價格高的離譜。
之所以這么說,不是覺得價格貴就有問題,而是說合理性,一個新產品從開發到推廣再到成熟應用于市場,價格必然隨著產品的生命周期進行調整的,而不是也不能一直高高在上,脫離市場需求的定位。
如果一個產品有其市場并可以快速推進,合理的利潤和價格設定才能真正打開市場,否則永遠停留在推廣階段,對產業鏈和環保事業沒有起到大的推進作用。當然正常的供求關系造成的價格問題則另當別論,就比如說這兩年PLA因為缺貨價格一路飆升。
而同樣也是因為塑料替代材料價格過高的問題,整個產業鏈都在尋找其他替代材料。
除了前面提到的可降解塑料粒子,近幾年一些企業也推出了有別于淋膜工藝的水性涂料,采用涂布的方式,主要是紙包裝領域為主,當然價格也不便宜。至于具體的材料化學屬性,主要是分為液體聚烯烴和丙烯酸乳液兩類,前一種以EAA、EVA、EEA等為主,基本都是塑料結晶體共聚產物,乙烯基是最重要的基團;后一種是丙烯酸乳液改性的,類似印刷油墨的材質。
那么這兩類材質哪種更好呢?
或者說可降解好還是可回收好?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搞得這么對立,好像說起替代塑料就應該什么材料都得可降解才算高大上,才是真正的環保替代產品,其實非也。
任何材料都有其優勢和特點的,只是看我們需要什么,或者怎么最大化的發揮其功能和經濟效益。
賣PLA的自然會強調材料的可降解可堆肥性能,而賣水性環保涂料的又會側重涂布紙的可回收、可再漿優勢,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優點講講都會懂的,沒有什么材料是高大上的——如果非要搞得高大上似的結果就是脫離市場,沒有前途的。
但是這里又有了一個問題,可降解塑料粒子基本是沒辦法再漿再回收的,可降解、可堆肥從另一個角度就是縮短生命周期,不給大自然負擔。
而大部分水性涂料的可降解性能有待商榷,但是其涂布紙包裝產品確實可以實現再漿和回收,對減少資源浪費和環保利用意義明顯。所以經??吹胶芏嗳藸幷摰拿婕t耳赤的,對于紙包裝產品,非要在可降解和可再漿中爭個孰高孰低,實不明智。
前些年我們講環保,怎么解決白色垃圾,然后大家就一窩蜂地搞可降解塑料,反正是熱點嘛,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看看多少PLA、PBAT等降解粒子的項目,真的很驚訝,驚訝于投資的速度,那么后面怎么辦呢?
這些個材料在國內的產業鏈應用中,最后真的可以被降解嗎?
我看未必然,目前我們連看的過去的降解體系都沒有,假如這些降解材料做成的產品流通于市面,如果我們不及時分揀到堆肥降解體系,最終還是像普通塑料一樣處理了,因為所謂的可降解也好可堆肥也罷,必須是在特定的工業環境下的降解堆肥,根據EN13432和ASTM D6400的標準,所有拿到認證的材料都是在特定壓力、特定溫度、特定濕度等環境下完成的。。。
是不是覺得突然明白了?對的,不是扔到草叢里就過陣子腐爛沒有了,而是送到特定的降解企業完成才算可降解、可堆肥。更有甚者,為了追求所謂的可降解,混淆視聽,居然把厭氧降解的也道貌岸然地稱之為可生物降解,真是難以理解。這里就不過多延伸了,只是覺得企業也是需要有良知的,行業進步也同時需要凈化的。
回到包裝行業替代塑料的話題,還是那句話,最適合的才是最正確的。
以紙包裝為例,到底是可降解的材料好還是可再漿可回收的材料好,各說風云。不過在我看來(僅代表個人見解),如果基材是紙,比方做成了紙盒子或者紙杯、紙袋什么的,還是可回收可再漿的更好,特別是那些用了原生漿的,如果可以再回收利用起來,確實可以減少更多的浪費,真正做到變廢為寶,相比于降解堆肥企業的特別要求,再漿回收的門檻低了很多,而且現有的回收體系比降解體系完善了很多。
所以對于紙包裝而言,應該優先推廣回收再漿化,減少資源浪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可堆肥對于純塑料制品有其優勢,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紙包裝產品如果同時具有可降解方案,自然是更好的,可以解決游離于回收體系外的問題。
另外說到替代材料,其實除了材料本身外,怎么應用、怎么用好了才是核心,就好比用PLA的,有些一定要淋膜30克才能做好產品,但是有些企業20克就可以搞定,個中緣由估計專家一笑而過,但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確實還是有區別的,更別提新興的涂布工藝,學問更多。
請進入微信公眾號
IFPE食機展
閱讀更精彩!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行業資訊”板塊所刊登文章,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絡轉載;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聯系電話:18011840036;郵箱:499708785@qq.com
第31屆廣州國際食品加工包裝機械
及配套設備展覽會
The 31st China(Guangzhou)lnternational Food Processing Packag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2
2022.9.16-18
廣州·廣交會展館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FOOD INDUSTRY
干燥設備、灌裝殺菌設備、儲運設備、濃縮設備、發酵設備、分選分離設備、熱交換設備、保鮮冷藏設備、果蔬生 產設備、飲料加工設備、餅干加工設備、乳品設備、糖果及巧克力設備、肉類加工設備、豆制品設備、均質機、休 閑食品設備及其它加工設備等
制袋機、包裝機械、灌裝機械、吹瓶機、立式包裝機、枕式包裝機、封口機械、裹包機械、噴碼機械、貼標機械、 包裝制品、封蓋設備、食品包裝材料等
飲料混合、灌裝封口、水處理設備、果汁飲料機械、礦泉水生產線、酒水飲料飲料灌裝機等
金屬包裝、塑料包裝、軟包裝、紙品包裝、木制品包裝、包裝制罐等
自動化系統、機器人、碼垛機、電磁閥、軸承、工業皮帶、鏈條、泵、閥門、傳感器、衛生級不銹鋼管、橡膠密封 制品、臭氧發生器、稱重設備、工業清洗、檢測設備、工業凈化設備、過濾分離等
條形碼印刷機械、凹版、凸版、輪轉、柔版、網印、轉印、燙金、噴墨打碼、標簽、復合、涂布機械等
參展請聯系
聯系人: 汪小姐
聯系人: 周小姐
聯系人: 陳小姐
聯系人: 周小姐 |
參觀請聯系
郵 箱: visitors@ihe-china.com |
媒體合作請聯系
聯系人: 徐小姐 |
人民幣收款帳戶
名 稱: 廣州市億帆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
預訂酒店請聯系
聯系人: 王小姐 |
廣州市億帆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電 話: 020-8852 1856 |